产品展示

  • 首页 产品展示 高院虚拟资产洗钱新规与趋利性执法的现实冲突

高院虚拟资产洗钱新规与趋利性执法的现实冲突

2024-12-27 14:46:37

作者:Aiying 艾盈

最近,币圈的各大群里都炸开了锅,讨论声此起彼落。大家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就是关于2024 年8 月20 日即将实施的新规《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这次的司法解释到底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对我们的交易造成影响?特别是那些经常使用OTC场外交易的朋友们,更是议论纷纷。毕竟币圈的交易方式复杂多元,尤其是OTC 交易大家习惯用这个方法来绕过传统的金融管道,进行虚拟货币的买卖,甚至跨国转移资金。然而,这次新规的发布,却让人们对原本熟悉的操作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警觉感。

微信群和Telegram 群组里,很多老玩家开始转发各类解读,甚至有些人发出了警告:现在卖U 要小心了,钱不好赚,别把自己搭进去!这样的言论不禁让人担忧:以前我们随意出入币圈的自由交易时代,是否要因为这次的司法解释而改变?会不会因此带来更多法律风险?尤其是一些刚入行的人,对于这些繁琐的法律条文和复杂的交易行为之间的关联,显得更为困惑和不安。

这次的司法解释到底有多少影响?虚拟货币的持有和交易是不是从此变得高危险了? Aiying 艾盈团队也跟各大律所做了交流,许多人迫切想知道答案。具体的法案内容我就不放出来了,文章底部放连结大家自己去看吧,我只做总结。我们不妨先从大家最关心的几个关键问题着手:

一、虚拟资产交易与洗钱的界限

这次新规的重点。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法律给我们画出了一条红线。平时,我们在这条红线外做自己的虚拟货币交易,完全没问题。问题在于,一旦你越过这条红线,用虚拟货币去隐藏非法所得的来源,例如从诈骗、毒品交易中来的钱,那么你就踩到了法律的底线。

简单来说,虚拟资产就像一把刀,刀本身没问题你用它切菜是合法的,但如果用它犯罪,那刀就成了违法工具。虚拟货币也是这样:正常买卖不违法,但如果你用它来掩饰、转移见不得光的钱,问题就来了。

新规的关键就在这里:它不是打击虚拟货币交易本身,而是针对那些利用虚拟资产来洗钱、掩盖犯罪所得的行为。所以,只要你做的是合法交易,资金来源和用途都清楚,你就不用担心。

简单说,法律红线就是:虚拟资产交易可以继续,但要小心别卷入非法资金的流动。守住这条红线,你就没事。

二、对个人和机构而言如何避免被借刀杀人

关键在于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如果你能证明资金合法,交易过程透明,你完全不必担心被误认为洗钱。比如说,正常的OTC场外交易并不是违法的,但如果你在交易中没有核查对方资金的来源,收到了犯罪所得的资金,你可能就会无意中卷入洗钱的风险。所以在交易中,如何确保自己不踩到法律的红线呢?这其实是Aiying 艾盈在反洗钱文章当中常有提到的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也基本上适用于全球各国的反洗钱条例:

1 强化KYC了解你的客户

2 保留完整的交易记录

3 谨慎处理大额交易

4 规避高风险客户

5 了解并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

高院虚拟资产洗钱新规与趋利性执法的现实冲突三、重点关注最高检对于案件若干问题解释的3 个关键字

1情节严重

我们来说说情节严重。这个法律术语可能让人觉得抽象,但其实可以理解成如果你卷入的金额特别大或后果特别严重,法律就会更严厉地对待你。比如说,如果你帮朋友搬家,结果他家东西里有500 万的赃物,那你可就摊上大事了。再例如,如果你帮忙处理的钱导致了别人没办法追回被盗的钱,那这个后果也算严重。

2、应当知道

再看一下法律条文中常提到的应该知道,这条规定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有些令人困惑。你可能会想:我怎么知道对方的钱是不是赃物?但法律的判断标准并不要求你真的知道所有的细节,而是看你是否该合理怀疑。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常接触到那些来路不明的大额资金,且交易对手的行为很可疑,但你从来没有主动核实或问过问题,法律就会认为:你本来就应该知道这些资金有问题。

法律不会因为你闭眼不看就放过你。就像开车不看路标,不代表你不会超速被罚一样。在币圈交易中,特别是OTC 交易,你要做到的就是保持警觉。如果一个客户的资金来源模糊不清,你却毫不在意地继续交易,那法律就有理由认为你是故意忽视风险,甚至是参与其中。

3、逃匿未到案

再说说第七条的逃匿未到案。这个条款说的是,即便有人逃跑了没被抓到,只要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他确实参与了犯罪,法律依然会追究他的责任。打个比方,假设有人用虚拟资产洗钱,后来他跑到国外去了,但他的行为证据还在,法律还是会认定他有罪。对币圈从业人员来说,这意味着:即便对方已经不在国内,相关交易的法律责任还是会追究到底。

因此只要你的交易和资金涉及大额、可疑或有严重后果,就必须格外小心。法律不会对粗心大意做出豁免该警惕的地方一定要警惕,该核实的地方一定要核实。这样你才能确保自己的交易行为不会触碰法律的底线。

四、高检定对于案件若干问题解释的争议点

1 虚拟资产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关系需要澄清

先前的非法集资司法解释用了虚拟货币这个术语,而这次新的洗钱司法解释则使用了虚拟资产,并且加了双引号。这两者的关系并没有在解释中明确说明。虚拟资产是否涵盖了虚拟货币以外的其他类型资产如NFT、游戏内虚拟物品等? Aiying 艾盈认为如果只指虚拟货币,为什么不使用原来的术语?

而这个疑问只有等待司法解释或应进一步澄清虚拟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这对于行业从业者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资产类型可能涉及不同的法律风险。

2 其他的规定不够明确

开放性条款有时会给执法部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但也可能让从业人员不清楚哪些行为具体违法。这种模糊性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法律风险,因为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陈述过于宽泛,导致不确定性。这需要进一步的司法解释或判例来明确哪些具体行为会被纳入其他的规定中,以免导致误解或滥用。

五、在趋利性执法环境下,最高院司法解释又如何?

围绕着币圈的十宗罪:1 非法经营罪、2 集资诈欺罪、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4 传销罪、5 诈欺罪、6 洗钱罪、7 帮助资讯网路犯罪活动罪帮信罪、8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饰罪、9 开设赌场罪、10 逃汇罪

而这次是针对《洗钱罪》新的司法解释出台,目的我想肯定是为了打击洗钱犯罪,确保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然而,法律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却往往被某些人作为私利的工具。在某些地方,趋利性执法现象依然存在,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个司法解释还能有多大的实际作用?

趋利性执法,让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在办案时,不是单纯为了伸张正义,而是为了透过办案获取经济利益。我们知道权力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恐惧,一种是基于正义。唯有基于正义的权力,才能长久。趋利性执法显然违背了正义的初衷,将执法权力变成了一种逐利的工具。据Aiying 艾盈了解这种现像在涉及大额资金的案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币圈案件,由于涉及的金额巨大,容易吸引地方公安的关注,导致案件的焦点从“犯罪打击”变成了经济收益。

例如在某个实际案例中,一个运作良好的区块链专案因为某处公安接到举报,以非法利用资讯网路罪立案,随后又将案件升级为传销罪,冻结了公司的帐户,抓捕了相关负责人。尽管公司内部的经营模式经过多方论证并不构成犯罪,但由于案件金额高达数亿,地方执法机关依然推进案件,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瘫痪。亚里斯多德曾说:正义的最高体现就是公平。但在这种情况下,公平显然被抛在了脑后,执法机关的动机不再是维护正义,而是从案件中获取经济利益。

coinbase安卓版下载

这种现象让我们质疑,在趋利性执法的环境下,司法解释的实际效用有多大? 《圣经》中的一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核心:你不能同时服事上帝和金钱。如果执法机关的目的是透过案件创收,而不是公平公正地处理涉案问题,那么再严厉的法律条文,也无法实现其应有的正义使命。趋利性执法其实削弱了法律的公信力,让那些原本遵纪守法的企业和个人也陷入了不必要的法律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确保司法权的行使回归正轨。 法律应该是为了人类的自由而存在,而非为了奴役。当下社会更需要的是国家加强对地方司法机关的监督,确保司法解释不会成为某些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同时,司法解释中的模糊条款应进一步明确,社会制度应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这样才能减少执法中的随意性。

此外,为了防止地方司法机关因财政压力而偏离法治轨道,司法机关的经费保障不应依赖罚没收入。我们不能让法律成为伤害企业和个人的工具,而应该让它成为真正的保护伞。透过加强法律条文的细化和对执法行为的严格监督,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再因为趋利性执法而受到侵害。

最终,法律的核心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义,而不是成为地方执法机关的逐利工具。如西塞罗所言:法律是公正的母亲。我们需要回归这项初衷,确保法律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能保护合法经营的企业和个人,让正义成为司法的唯一准绳。

两高共同发布《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https//mpweixinqqcom/s/lNcaQCInPqlpJrENwJyUg